周日(10月14日)第1课
周日(10月21日)第2课
周日(10月28日)第3课
周日(11月04日)第4课
周日(11月11日)第5课
周日(11月18日)第6课
周日(11月25日)第7课
周日(12月02日)第8课
周日(12月09日)第9课
周日(12月16日)第10课
周日(12月23日)第11课
周日(12月30日)第12课
周日(01月06日)第13课
周日(01月13日)第14课
周日(01月20日)第15课
上课日期2018-10-14 周日 | 结课日期2019-01-20 周日 |
上课时间13:00-15:00 | 上课学区花园桥校区 |
授课教师袁老师 | 课 次共 15 次 |
学 费3280.0 元 | 适应年级 初三 |
插班费用--元(此费用随剩余课次变化而变化) | |
大量 少量 已满 |
|
![]() |
袁老师 初中历史
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,中学高级教师
北京市历史教育学会理事、教研员
精华学校优秀历史老师
课程 | 授课计划 | 重难点 |
---|---|---|
第1讲 | 世界古代史 | 金字塔和古埃及文明;《汉谟拉比法典》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;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;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;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;罗马城邦;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;法兰克王国;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;西欧中世纪的城市;拜占庭帝国;大化改新;伊斯兰教的传播;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;《神曲》、莎士比亚的戏剧等;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。 |
第2讲 | 世界近代史 | 新航路开辟及其影响;“三角贸易”;英国资产阶级革命;美国独立战争;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;第一次工业革命;马克思主义的诞生;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;俄国农奴制改革;美国南北战争;日本明治维新;第二次工业革命;牛顿、达尔文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;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; |
第3讲 | 世界现代史:两次世界大战 | “三国同盟”和“三国协约”;萨拉热窝事件;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;凡尔登战役;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;《凡尔赛条约》《九国公约》和战后世界的新秩序;彼得格勒武装起义;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;新经济政策;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;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;经济大危机;罗斯福新政;对中国的侵略;纳粹德国对外扩张;德意日侵略集团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;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;《联合国家宣言》;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;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; |
第4讲 | 世界现代史:二战后的世界 | 杜鲁门主义;北约和华约;德国分裂;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;欧洲联合的趋势;日本经济的发展;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;苏联的改革;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;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;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、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;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作用;“冷战”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;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; |
第5讲 |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 | 战国:提出“中央集权”思想、商鞅变法初步实践;秦汉:正式确立(三公九卿);隋唐:完善、发展(三省六部);宋代:进一步加强(强干弱枝);明清:达到巅峰(废丞相、设军机处); |
第6讲 |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和传统文化 | 传统医学;四大发明:造纸术、印刷术、火药、指南针;圆周率;明清三书:《本草纲目》《天工开物》《农政全书》。哲学:春秋战国诸子百家、百家争鸣;宗教:佛教传入、道教产生;书法:东汉魏晋;文学:唐诗、宋词、元曲、明清小说;史学:西汉司马迁《史记》;节日:传统节日; |
第7讲 | 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管辖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| 1.对新疆的管辖:西汉、隋唐、明清; 2.对西藏的管辖:元朝、清朝; 3.对台湾的管辖:元朝、清朝 经济重心南移的步骤: 第一步【奠基】:魏晋南北朝江南的开发; 第二步【开始】:隋唐安史之乱后; 第三步【完成】:两宋时期; |
第8讲 |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| 洋务运动;戊戌变法;辛亥革命; |
第9讲 | 新民主主义革命 | 1.五四运动(开端); 2.国民大革命(北伐); 3.国共十年对峙; 4.第二次国共合作; 5.解放战争 |
第10讲 | 抗日战争 | 1.九一八事变:抗日战争的起点; 2.西安事变:初步建立统一战线; 3.七七事变:全民族抗战爆发; 4.两大战场:正面、敌后 5.正面战场主要战役: 6.敌后战场主要战役: 7.民族英雄:杨靖宇、赵登禹、佟麟阁… |
第11讲 |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成就 | 1.外交政策的名称、原则 2.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3.1949年的外交成就: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、交朋友 4.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: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,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5.1971年: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6.1972年:尼克松访华,中美关系正常化;中日邦交正常化; 7.1979年:中美正式建交 |
第12讲 |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| 1.英国革命:1640年 2.美国革命:北美独立战争(美国历史上第一次革命) 3.法国革命:1789年法国大革命,以及拿破仑帝国 4.美国内战:美国历史上第二次革命 5.俄国改革:农奴制改革(亚历山大二世改革) 6.日本改革:明治维新。 |
第13讲 |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大战 | 1.第一次工业革命:1760S~19世纪中期;重要发明及发明家;影响和意义 2.第二次工业革命:1870S~20世纪初期;重要发明及发明家;影响和意义 3.第一次世界大战:根本原因;时间;参战双方;重要战役;结果;影响; 4.第二次世界大战:一战后世界秩序下的矛盾;德意日三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;二战爆发的进程;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;二战各大战场走向转折;二战的胜利;二战的影响。 |
第14讲 | 世界经济全球化 | 1.新航路的开辟:背景、过程、意义 2.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3.第二次工业革命后,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; 4.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、影响、意义 5.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:美国霸主地位的形成、西欧的联合、日本的崛起、亚非拉的奋起、“全球化”趋势的出现和发展 |
第15讲 |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| 1.二战后,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国际关系的建立; 2.冷战的形成; 3.两极格局的建立; 4.两极格局的瓦解; 5.“一超多强”的现状和“多极化”的趋势; |